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Spinosad, a reduced-risk commercial insecticide derived from a bacterial fermentation product, possesses both contact and oral toxicities against insects. Contact toxicity of spinosad to adults of Rhyzopertha dominica (F), Sitophilus oryzae (L), and 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 was evaluated by exposure for 24 or 48 h to treated glass Petri dishes. Adult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deposits (0.001-0.79 mg cm(-2)) of spinosad in 24-h tests and to deposits of 0, 0.0016 and 0.016mg cm(-2) in 48-h tests. Rhyzopertha dominica was most susceptible to spinosad in 24- and 48-h tests, followed by S. oryzae, and T. castaneum. The 24-h LD50 values were 0.0004, 0.077 and 0.189mg cm(-2) for R. dominica, S. oryzae, and T. castaneum, respectively. All R. dominica adults were dead following 48 h exposure to both spinosad deposits, whereas mortality of S. oryzae and T. castaneum ranged from 10 to 85% and 12 to 48%, respectively. Rhyzopertha dominica, T. castaneum, and O. surinamensis adults were exposed for 14 days to whole wheat, cracked wheat and wheat flour treated with 0, 0.1 and 1.0 mg kg(-1) of spinosad. Rhyzopertha dominica adults we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spinosad, followed by O. surinamensis and T. castaneum. Immatures (eggs and larvae) of T. castaneum and O. surinamensis exposed for 14 days were more susceptible on spinosad-treated whole wheat than on treated cracked wheat and wheat flour.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documenting contact activity of spinosad, and the effect of grain condition on spinosad toxicity, to stored-product insects.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的引种对塔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表明,极端低温及降水是制约塔拉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据此将哀牢山以西、怒江、澜沧江下游海拔1450m以下16个县的128个乡镇区划为云南种植塔拉的最佳适生区;哀牢山以东、元江中下游海拔1 250m以下14个县的81个乡镇为一般适生区;公益林种植区为金沙江中游海拔1 100m以下的10个县的62个乡镇.  相似文献   
3.
塔拉提取物化学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塔拉是富含没食子单宁的主要植物资料之一。本文从其自然资源、塔拉提了化学及其加工利用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指出塔拉的工业开发利用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洵 《水产养殖》1993,(1):19-22
本文对棘胸蛙(R.spunosa Danid)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亲蛙的性腺发育、发情、产卵情况及卵的孵化情况。与14组自然繁殖的亲蛙对照,11组由LRH—A人工催产的亲蛙受精率及孵化率均较高,能同时获得大量蝌蚪,且能做到集中产卵,同时孵化,个体间基本同步发育。  相似文献   
5.
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时期的驯养经验。在卵孵化期,特别要注意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的溶氧量高。在蝌蚪生长期,必须关注饮食卫生,不要饲喂长时间煮过的饲料。在幼蛙生长期,对水质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按幼蛙身体大小饲喂不同大小的蚯蚓,特别是刚变态的幼蛙,最好饲喂小蝇蛆。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火焰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苯酚-硫酸比色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刺山柑果实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和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刺山柑果实中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为16.91%,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含量为5.63%;果实多糖平均含量为23.7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6.94%。刺山柑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刺山柑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新疆野生刺山柑干果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57个峰,确定了其中5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4.19%,主要化学成分为 (Z,Z)-9,12-十八碳二烯酸(26.40%),棕榈酸(15.35%),十八碳-9-烯酸(11.41%),1,2-苯二酸二(2-甲基丙基)酯(5.7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4.41%),2-甲氧基苯酚(2.94%),肉豆蔻酸(2.67%),月桂酸(2.47%),(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03%),Z-11-棕榈酸(1.86%),α-吡咯乙酮(1.04%),棕榈酸甲酯(1.02%).以上12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7.37%.  相似文献   
8.
利用摇瓶培养试验研究了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的分批培养过程中生物量、培养液pH、葡萄糖消长、多杀菌素含量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出了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和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细胞生长量、残糖量、多杀菌素产量在发酵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34、0.99266和0.98635.拟合曲线95%置信度区间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刺糖多孢菌分批发酵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田秀红  黎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5-11557,11690
对酸枣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进行分析,并对其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酸枣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6年4月四川雅安一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养殖场暴发一种临床特征表现为白内障、体表溃疡和神经症状的传染病。为明确此次流行病病因,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从患病蛙肝、脾、肾中分离到一株G-短杆菌(CM160701);将其腹腔注射感染健康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蛙相似症状。该菌的LD50为1.19×106 cfu·只-1;通过理化特性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其对氟苯尼考敏感,对恩诺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等多种药物耐受。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感染对全身多组织器官造成损伤,表现出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尤以脑、肝、脾、心和肾损伤严重。该研究证实了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是本次疫情的病因,其感染引起棘胸蛙全身性损伤导致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